5月11日,鸿鹄学子宣讲团成员开展以“行走城市文脉,传承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城市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多伦路历史建筑、聆听红色故事、感悟文化底蕴,在行走中触摸城市历史脉络,在交流中厚植家国情怀。
寻访历史街巷,对话百年文脉
宣讲团成员沿多伦路文化街漫步而行,这条被誉为“露天建筑博物馆”的百年老街,浸润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左联会址纪念馆,成员们驻足凝视泛黄的史料照片,透过古老的文物,重温左翼作家联盟以笔为剑、唤醒民众的光辉历史;行至鸿德堂欧式钟楼前,学子们举起镜头记录下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感受近代上海兼容并蓄的文化气韵;夕拾钟楼下,同学们围绕鲁迅先生《朝花夕拾》展开了简短的思维碰撞,在斑驳砖墙与梧桐疏影间追忆文学巨匠的精神足迹。
沉浸红色地标,传承精神火炬
在鲁迅纪念馆同学们从《呐喊》《彷徨》的手稿到先生生前使用的钢笔、眼镜,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民族魂”的赤子之心。在鲁迅公园纪念像前,宣讲团成员列队肃立,手持鸿鹄主题牌进行了合影留念,以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致敬先贤。
“多伦路这条不足千米的街道浓缩着上海作为‘光明的摇篮’的红色基因。”此次行走既是对城市文化肌理的深度解码,更是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堂。未来,鸿鹄学子宣讲团也将持续开展城市行走、微党课宣讲等系列活动,通过青年视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声音传递薪火,为赓续城市文脉注入青春力量。
供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