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师范大学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之网络素养提升课堂与网络文化学习讲堂第三讲在腾讯会议平台陆续开展,我校师生都积极参与。
5月20日,第四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摄影组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获得者刘福胜以“网络上出圈的摄影作品”为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网络素养提升课堂的第三讲。他在讲座开始时分享了自己网络文化节的参赛经历,建议大家参赛时除了要选定合适的主题,也要讲好、传递好作品背后的故事和精神。随后为同学们展示了几组照片作品,引出了照片评价的要素:清晰度、特殊拍摄技巧、视觉延伸、内容承载的意义等,也指出了新闻摄影作品的内容比技术更加重要。刘福胜告诉大家拍出好照片首先一定要秉持着热爱,多拍多积累经验,同时也用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例分享了拍摄的技巧和窍门,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参赛,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他表示热爱摄影就是热爱生活,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物、景,多浏览感悟优秀作品,潜移默化下总能拍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教育学院学生潘霖表示,刘学长在这次讲座中分享了投稿参与全国大学网络文化节的经历,她了解到“纪实”在新闻摄影中的重要性以及投稿时好名字对作品的必要性。此外,学长通过展示一些校园风景照、旅拍风光作品讲解了运用光影的技巧和风光堆栈的拍摄技巧。最后,他鼓励同学们多观看优秀摄影作品提高审美,更为重要的是用心生活,感受生活日常中的美好。影视传媒学院学生金紫宸表示,听完干货满满的讲座分享,她颇有感触。刘福胜学长结合自身丰富的拍摄经历和参赛经验,从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主题投稿、摄影知识、光影运用等板块入手,向同学们们详细介绍了让摄影作品更“出圈”的方法,一张优秀的照片离不开内容与画面的共同作用。现在对着窗外的夕阳按下快门,也不失为一种好风光。
5月25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编辑中心主编赵翰露老师以“流量世界里的探索与坚持”为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网络文化学习讲堂的第三讲。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转变的身份,使得赵老师对于新媒体有颇多感触。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上信息优劣参杂,赵老师不仅向同学们提供了辨别内容质量的办法,还分享了公众号编辑的实践工作经验,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当信息遇上流量,作为新媒体人,她引导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凝聚共识,守正持中,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赵老师强调,“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内容本身”,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汲取养分,使得内容更富有创意,更受大众喜爱。同时,她也建议要不断加强文字功底,增加阅读量和社会阅历,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优秀的内容信息。
学前教育学院学生王艺佳表示,赵老师的讲座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网上常见的一些现象和例子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网上浏览信息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同时也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讲述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在顺应网络便捷快速的特点的同时也不放弃文字工作者的基本功。在瞬息万变、信息复杂的互联网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作为媒体的素养。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阮祺然表示,赵老师的讲座让她明白起标题应该注重的不是如何找噱头,而应该注重带给读者信息,站在读者的角度多考虑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一定会谨记这点,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和文字涵养,为更好的自己而奋斗。
上海师范大学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已持续开展一月有余,网络作品创作比赛、网络文化学习讲堂以及网络素养提升课堂三大板块受到了我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学校邀请互联网行业相关专家与师生进行线上云交流,以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为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持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丰富网络文化供给,规范师生网络行为,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明,努力构建弘扬正能量的网络文化新生态。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