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我校新疆西藏少数民族毕业生实习经验交流圆满结束

发布者:杨茹婷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60



 2022418191800,我校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同学实习交流会在腾讯会议线上开展这次活动由校党委学工部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上海市“丹若”民族生涯发展工作室共同主办,来自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米外乃尔学前教育学院的萨菲娅来自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巴桑布赤、物理师范专业的白马云丹等同学作为优秀新疆西藏毕业生代表主讲,全校新疆西藏大一至大三的少数民族同学们参与的一次分享实习经验和感悟的活动参加这次毕业生实习经验交流的老师有学工部副部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谢青老师、学生资助中心古丽娜尔老师和阿不都沙拉木老师。

米外乃尔同学是2018级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公费定向师范生,她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新疆喀什进行实习,在交流会上,她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给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实习工作中,同学们难免遇到和学生们的矛盾和分歧,米外乃尔同学指出要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同时作为老师要适当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遇到困难第一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成功化解师生矛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米外乃尔同学勉励大家,作为未来的教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全力以赴,祝福大家都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来自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萨菲娅同学选择了留在在上海的幼儿园进行实习,她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幼儿园实习中的工作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实习选择的不同视角。萨菲娅同学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细致的回答,她向大家介绍了获得实习渠道的方法,推荐了数个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公众号;对比了在上海实习与回新疆实习的现实条件,引导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方式;分享了在平衡考研和就业过程中的个人感悟,鼓励大家在学业和就业上勇敢尝试、积极进取,做出最适宜自己的选择。

桑布赤同学作为我校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回到家乡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进行实习,她向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高中数学实习教师的工作经历。她第一次在讲台上授课时感到十分生疏和紧张,不够自信,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独立授课之后,她的讲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最初承担班主任工作时遇到了许多问题,难以和学生有效沟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之后,她和学生共同成长,成为了广受学生认可的班主任。为期三月的实习让巴桑布赤同学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

白玛云丹同学是我校2018级物理师范专业的学生,他同样选择回到了自己家乡的学校——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进行实习。他在实习初期并未实际讲课,而是不断随堂听讲和熟悉教材,第二个月正式开始授课后,他在不断的备课和讲课、为学生答疑解惑中积累了许多教师技能,提升了自己的授课水平。在一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中,白玛云丹同学也深有感触,他表示班主任工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每天起早贪黑陪伴学生,他也从中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压力和不易,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具备责任心和事业心,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断努力。

位同学分享完毕后,谢青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发言总结,她对两位同学的分享表示感谢,并谈论了自己在多年学生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谢青老师提到,毕业生们在实习和工作中要适应从学生向老师的身份转变,积极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迈入职场。同时,在上海或是回新疆实习各有利弊,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工作地点做出判断。最后,谢青老师勉励大家不焦虑不懈怠,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光,不断提升自我,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更好的开展上海市“丹若”民族生涯发展工作室的工作,古丽娜尔老师对民族毕业生提出了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把握、生涯发展、师范生师范技能的提升、就业选择等方面加强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并“丹若”工作室就业生涯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阿不都沙拉木老师在和同学们交流过程中强调了学业成绩提升以及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性。

最后谢青老师感谢优秀学生们的分享交流,也提醒了其余新疆西藏籍同学们也要做好实习和工作的准备,建议大家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练习板书和教学办公软件的使用,不断提升个人技能,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疆、西藏籍同学实习经验交流会至此圆满结束,即将步入实习岗位的同学们收获了来自朋辈和师长的宝贵经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