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关于开展上海师范大学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阿不都沙拉木发布时间:2025-02-18浏览次数:10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探索我校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校园好网民,现开展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相关通知如下。

一、培育建设基础

培育建设辅导员、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需具备以下基础:

1.基础扎实。本学院网络文化建设基础较好,配备专门指导老师,整体工作成效明显。

2.保障到位。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基础保障,在财力、人力、政策、制度等方面支持网络文化建设。

3.体制完善。有健全的工作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建设规划、制度体系,有系统的人员培训和梯队建设机制,有一定的激励机制。

二、培育建设任务

培育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重点围绕以下任务开展:

1.明确目标。工作室要发挥学生及辅导员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推动工作室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风气,增强网络创新能力。

2.重点培育。重点培育以下八类网络文化工作室:一是微视频类工作室。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短视频作品以3分钟以内为宜;二是公益广告类工作室。创作的作品可以是视频或平面设计,视频类作品时长5分钟以内;三是动漫作品类工作室。重点创作动画短片、四格漫画、单幅插画和条漫等;四是摄影作品类工作室。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五是网文类工作室。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或网络评论作品;六是音频类工作室。重点产出音频诵读作品,可包含诗词、散文、小说、故事等多种类型,体裁不限,时长不超过3分钟;七是音乐作品类工作室。鼓励用原创歌曲乐曲、改编民歌民谣、翻唱歌曲、演奏作品等形式来分享成长感悟,传递青春梦想;八是其他新媒体类工作室。可重点创作内涵深刻、正能量充沛长图(一图读懂系列)、动图、H5作品、微信推送等。

3.凸显特色。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互联网类课题相关领域项目,培育建设各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工作室。

4.注重实效。网络文化工作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通过微视频、漫画、H5、网文、摄影等形式,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及时做好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果的总结应用、转化推广,把相关成果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5.长远规划。网络文化工作室应注重长远发展,做好工作室的定位及长远规划,及时吸纳新生力量,做好新老成员的传承,保证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1.申报环节。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自主选择申报项目及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定团队成员,撰写申报材料,提交给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以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鼓励跨单位组建团队。

2.评审环节。学工部协同有关部门、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正式入选的工作室将给予经费支持

3.培育环节。被立项的网络文化工作室须每学期提交工作成果,具体安排待立项后另行通知,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一年。

4.评估环节。将依托各类网络作品比赛活动对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表现优秀的工作室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申报方式

申请人需填写《上海师范大学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附件1)和汇总表(附件2),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后,于228日(周五)17点前将加盖本单位公章的纸质版申报书及汇总表以学院为单位送至徐汇校区香樟苑410,电子版发送至szhbshnu@126.com(邮件以“学院-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文件以“学院-辅导员/学生-工作室名称”命名)。

联系人:袁佳琳,电话:021-64322699


附件1 上海师范大学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docx

附件2 XX学院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汇总表.xlsx


学生工作部(

202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