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一家家老年社区食堂中,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胡福琳、兰潇、刘远等几位同学正耐心地与食堂管理者、社区工作者、长者及其家属深入交流,聆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在今年,他们成立的创新小队将理想转化为行动,希望通过调研老年食堂的政企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方式。
在调研的过程中,胡福琳和队员们见证了许多感人的场景。有一次,他们在一个社区食堂里遇到了一位因为身体原因进食困难的年迈老人,食堂的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嘘寒问暖,辛劳的身影给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深刻感受到,老年社区食堂不仅仅是提供食物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社区中心。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不仅是总书记牵挂的民生大事,也同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切实帮助老人们改善用餐环境,胡福琳团队认真落实着资料收集和意见整理归纳工作,他们不仅收集来自不同社区食堂的运营数据,还从老人们的访谈记录中整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学校双创学院帮助和指导下,团队们的项目逐渐取得成效。
她们针对调研成果为社区食堂提升运营效果提出了许多优化对策,例如加大对老年社区食堂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食堂的运营和管理;团队还提出推动食堂与周边医疗、康复机构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以及鼓励志愿者参与食堂的陪餐、送餐等服务。团队坚信老年社区食堂不仅是解决饮食需求的地方,更是连接社区、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桥梁。
对于未来,团队计划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政策建议,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并希望能够与更多的社区合作,推广他们的服务模式。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老年社区食堂能够成为老年人社交和情感支持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和温暖的晚年生活。
在都市的喧嚣中,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旁观者更是积极的变革者。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步伐投身于公益与创新项目,将梦想付诸实践。在学生团队的实践过程中,上海师范大学双创学院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资源。同时,学院还邀请了合作机构海星纪元为学生团队提供专业的规划与建议,帮助同学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少走弯路。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陈义坤同学作为今年投身于创新实践工作的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他在儿童肥胖问题上联合同学共同孕育了“动力萌芽”项目。这是一个集健康饮食、运动规划、亲子互动与专业指导于一体的儿童肥胖家庭防控互动平台。
回忆起项目启动的初期,陈义坤显得饶有兴致,积极介绍道:曾有一次他和团队成员在调研社区亲子情况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为体重问题,在跑步时显得十分吃力,脸涨得通红,额头上布满汗珠。而他的父母在身后一脸担忧,嘴上却还是没有停止督促。这个场景让了陈义坤意识到肥胖问题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共同努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曾表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大概是10%,并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动力萌芽”项目团队正是利用线上社区的凝聚力,将亲子互动运动与健康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平台设计充满童趣与温馨,卡通形象与鲜艳色彩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简洁明了的导航设计让家长们轻松上手,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平台上的激励机制与社区建设功能,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与归属感。
陈义坤准备将“动力萌芽”平台扩展到更多的城市和社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服务。他们希望能够与学校合作,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儿童肥胖问题。他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和快乐的童年。
同样来自体育教育专业的周泽林同学则将创新实践的选题转向了视障儿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应在运动场上奔跑欢笑,但视障儿童却面临着重重障碍。为了打破这道界限,周泽林携手同学以匹克球运动作为突破点,为视障学生量身定制专属运动方案,致力于为他们构筑一个更加温馨、包容且平等的运动环境。
周泽林为视障学生量身打造了一款改良版的匹克球,并将其运用在视障儿童的日常训练中。在一次训练活动中,周泽林亲眼见证到一个视障男孩初次尝试摸球时略感迷茫,经过几次尝试后男孩终于成功接球,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小小的成功让周泽林更加坚定了为视障儿童创造平等运动机会的决心。对于未来,团队计划将他们的匹克球项目推广到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并希望能够与残联合作,为视障儿童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
目前,团队已经在校外机构海星纪元的帮助下将他们改良的匹克球申请专利。他们相信通过体育的力量,视障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否视障都能在运动场上自由奔跑,享受运动的快乐。
上师大学生团队的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更是新时代青年担当与作为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属于年轻一代的力量与希望。而现在,学生们投身于社会服务的故事仍未结束,创新实践的道路上依然能看到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