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家庭系统探关系 尊重生命见成长

发布者:阿不都沙拉木发布时间:2020-12-23浏览次数:162

第二期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正云)工作室11月专题培训于本月25日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正云教授、第二期“李正云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来自上海大学专职咨询师季文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专职咨询师顾秀萍、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王红姣、静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咨询师刘诗薇、奉贤致远高中心理老师姜海霞、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周圆、松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金婉娟等出席。

上午,名师工作室学员、静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咨询师刘诗薇分享了《青少年家庭治疗:发展与叙事的方法》的读书心得。她从自己接询的三次家庭咨询案例引出青少年拒学问题背后家庭系统的思考,结合书中皮斯家案例的展开,分享了皮斯案例的七种家庭治疗方法,归纳了面向青少年工作的家庭治疗概览。结合临床实践,分享了如何开启咨询以及中间阶段、长程中的心理干预的策略;介绍了关于在咨询中使用"仪式""时间旅行"等方法技术,讨论了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不要简单理解为对家庭的背叛和逆反,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李正云教授指出对于拒学案例需要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在做家庭治疗前需要对该案例进行评估,咨询师要对家庭保持开放性、好奇心,活现症状与家庭功能失调的关系。治疗师需要重视治疗在治疗室之外发挥效应,巧妙运用各种提问技术、谋略和智慧,帮助家庭看见不破坏关系的解决方案。协同父母看到生命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性,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现场演示作为家长如何采用描述而非建议的方式与子女展开对话,保持对话通道畅通,维持关系和影响力。作为咨询师,更是需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生命,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尊重,关注来访者的利益和内在需求,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治疗设置中,也可推而广之考虑用于其他工作中。

下午,名师工作室学员、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周圆分享了《大师的手艺与绝活:米纽秦家庭治疗精髓》的读书心得,她结合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及外化症状的主要概念和策略,谈到用家庭治疗中的系统观和心理教育对危机中家庭进行心理指导的思考。家长在危机中的青少年面前常无力茫然,或异常焦虑或难以接受现实,需要指导性更强的指导和支持,以危机干预为契机开展家庭治疗或家庭教育,可以推动危机学生支持系统重建。咨询师需要不断自我成长,完善自我咨询风格,用融入家庭、联结家庭的心态,温柔而坚定的帮助和推动来访家庭呈现、觉察家庭系统与问题症状的关系,相信自己,相信家庭。

李正云教授指出,心理教育也是家庭治疗模型之一种,可以起到引导来访者价值观、咨询动机建立巩固的功能,还包括对心理异常相关知识、信息、发展方向、用药知识等的传达,切忌脱离治疗框架的教导。要把心理教育放在治疗的框架中,注重时机,贴近来访者的逻辑来应对来访者的困难和挑战,善用来访者的资源和契机,让家庭看见家庭关系之所以不适应和失功能的互动模式,努力促进家庭成员的觉察,并将家庭的领悟放大,实现领悟内容的“自体移植”,这样会更容易被家庭接受,遇到更少的排异现象,更有说服力并产生行动力。

李教授通过讲解一个危机案例,示范了如何强化来访者的咨询动机,并与来访者探讨自杀风险管控、保密知情同意及承诺书的咨询谈话技巧。她指出,知情同意和获得来访者的承诺需要咨询师在治疗框架中深刻理解来访者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帮助来访者感受生命的价值,既是咨访关系建立联结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来访者的咨询动机,是危机评估和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老师还指出,新时代咨询师需要主动融入时代的规则和气息,采用系统论的视角,关注生命成长的质量,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时代的变革中,咨询师们还需要不断修炼个人境界,提升心理工作空间。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正云)工作室拍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