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岁物风成;新冬好食,舌尖至味。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外汉学子的劳动实践形式,对外汉语学院于2023年12月6日下午在奉贤校区紫藤食堂一楼开展了“中华文化月之中华小当家”厨艺趣味比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3级罗亦菲主持活动,来自对外汉语学院2023级的13组选手参加比赛,活动吸引了学院内外众多师生到场观摩。
比赛之前,对外汉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金钧老师作致辞,寄语各组选手传承烹饪技艺,展现劳动风采;祝愿本次活动的美食不仅能满足观赛师生的味蕾,也能勾勒出大家对中华美食的深刻情感。
刀工火候,五味调和。这不仅是中国人处理食物的方法,更隐含着中华民族的烹饪审美和处世哲学;天南海北,四方食事,摊开来是烟火,聚拢来是人间。从切菜、煎炒到揉面、脱模,现场13组选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锅碗瓢盆叮当响,酱醋油盐十里香。中华料理组秉承“传承美味,烹饪精华”的理念,为大家带来了可乐鸡翅、饺子、西施豆腐、东北大饭包等十种传统美食。日子平淡,时光温柔。一杯一盏,一签一串,都是怡人好食光。
看着烤箱与面包对话,旋转托盘与蛋糕洽谈;和每一个面团切磋,和每一滴奶油嬉戏,方知面包暄软,蛋糕细腻,各有滋味。创意甜点组用巧克力的浓郁融合细腻的奶油,用多巴胺的色彩搭配丰富的口感,为观众们带来丝滑甜蜜食刻。
观众们在观摩制作、品鉴美食之余,也参与了美食小游戏,亲历劳育过程,体验文化乐趣。最终,大众评审们从食物的色、香、味等角度出发,对每道佳肴进行了品评,共同投票评选出获奖菜品。一人料百味,一味总关情。每一道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的组合碰撞。它们有的是使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让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实践观,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同大学生活增添一抹悠长的回甘。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不仅使外汉学子更加深切地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活动虽落下帷幕,但外汉学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永不停歇。
(供稿:对外汉语学院)